栏目

新闻中心

河南全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出炉

2022-05-27

近日,河南省安委会、省减灾委联合印发《河南省全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方案》突出全民教育、宣传“五进”、基层基础、协调联动、机制建设5个特点,提出实施针对产业工人、农民、城镇居民、青少年、家庭群体、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等六类人群的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以增强社会公众风险意识,提升其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在产业工人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中,《方案》提出,定期举办“安全大讲堂”“应急科普大讲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讲安全课、应急科普课;新上岗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应急预案演练等。

在农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中,《方案》提出,加强农村应急知识宣传队伍建设,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乡村广场等村民活动场所建设应急宣传栏,开展农民应急教育培训,将应急科普教育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内容;加强对重点区域和群体的应急宣传,要结合本区域主要灾害风险特点,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灾害预防和应急避险知识宣传,确保群众懂本区域主要灾害特点、懂灾害预防知识、懂基本自救技能,会预防、会避险、会自救;建强农村应急响应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明确2名到3名村应急“吹哨人”,建立应急处置联络通信网络,遇有危险第一时间牵头组织应急避险。

在城镇居民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中,《方案》要求扎实推进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系统开展社区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教育。建立社区应急响应动员体系,设立社区“第一响应人”,社区党员干部、安全劝导员要分包到户、责任到人,确保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建立兼职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技能培训和日常演练。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参与作用,努力形成全员动员、预防为主,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切实提高社区基层应急能力。

在青少年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中,《方案》提出,将应急素质能力教育融入教学全链条,并明确不同阶段应重点开展的教育内容。开展校园应急科普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强化校内外应急科普资源衔接机制,鼓励应急专家、救援队员、科普志愿者走进校园,担任“校外安全辅导员”,开办安全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气象知识小课堂和移动课堂。加大教职员工应急知识技能培训力度,学校教职员工每年要接受不少于20个学时的应急培训,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应急课程专兼职教师等重点教职员工每年培训不少于40个学时,鼓励重点教职员工考取救护员证书。

在家庭群体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中,《方案》提出,开展应急宣传“敲门行动”,逐户上门开展用气用火用电安全防范提醒、自然灾害知识普及、居家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开展家庭安全创建活动,推广普及家庭安全知识,培育家庭安全理念。推动建立并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安全包、灭火器等。《方案》还明确加强老人、妇女和孤寡、智残障等居家人员应急科普教育,普及居家安全知识,提供针对性的家庭安全指导服务。

在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应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中,《方案》提出,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应急知识教育,把应急教育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纳入党政机关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发挥网络学院优势,扩大教育覆盖面,丰富干部教育学习内容。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讲教育,组建省应急管理专家讲师团,分赴各地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进行专题宣讲。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一线人员互动讲等方式,提升应急宣传教育的实践效果。

为保障提升行动顺利开展,《方案》提出建立部门应急宣传协同推进、媒体应急科普公益宣传、社会科普宣传渠道联动、基层单元应急培训演练、应急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突发事件社会应急动员、公民应急素质能力评估七项机制。其中,在社会科普宣传渠道联动机制中,提出组建省应急管理融媒体中心,建立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应急信息发布机制,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增强信息传播时效。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合肥耀安科技有限公司

热线:400-8789-199

电话:139-6679-3537

邮箱:luqingqing@anpeiwang.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创新产业园一期C3栋一层

版权所有 合肥耀安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08904号

一键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