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新闻中心

关于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24-02-19

安全应急产业是为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和安全应急服务等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保障。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预测数据,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的市场规模2026年或将达到3.7万亿元。

当前,安全应急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培育发展的重点产业。例如2023年11月30日,山东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即明确将安全应急装备产业作为山东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七大重点产业之一。笔者结合调研情况,围绕当前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瓶颈,提出有关建议和措施,为各地安全应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存在的四方面短板

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出台滞后。目前,对安全应急产业尚缺乏明确的统计标准,针对性、前瞻性政策措施较少。涉及安全应急产业的政策虽然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财政部、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但仍缺少完整配套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安全应急产业政策及行动规划。地方主管部门存在“重安全生产,轻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倾向,普遍将工作重点放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对安全应急产业重视不足,未能站在“大安全、大应急”层面关注和推动产业发展。

要素整合与配置机制存在短板。在标准体系方面,我国安全应急产业行业标准尚未完全建立,技术规范尚不明晰,截至目前,仅有劳动安全行业标准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没有专门的安全应急产业行业标准,企业仍按照各自企业标准生产,安全应急产品往往无法通用。在需求供给方面,现有安全产品市场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结合我国一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案例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和地方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配备严重不足,现有应急救援设备陈旧,救援器材存在超期服役现象。在市场培育方面,缺少安全应急产品采购、储备、使用、补充等方面的专门政策和规划,缺乏安全应急产品储备共享机制。当前,应急产品采购仍以政府部门和大型工矿企业为主,部分领域缺乏安全应急产品配备标准,家用和个人需求尚未释放,应急产品使用主体和使用频率有限,对产品装备的需求面广但量小,加之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偏爱,安全应急产品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复合型人才短缺。安全应急产业作为一种学科跨度大、应用场景复杂、技术融合的综合性产业,要求人才具备源头创新能力、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能力、行业融合应用能力,人才需求由原先少数专业向各学科交叉融合转变。随着国家及各地方对应急安全产业的高度关注,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井喷式增长,全国各地安全应急产业都将面临着人才缺口问题。以山东省为例,虽然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均开设了安全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在专业数量上已位居全国前列,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相关企业普遍反映缺乏具备相关专业行业经验和研发能力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人才供给压力明显,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

产业链体系尚不完备。据统计,近年来,随着大量潜在企业加入,对已有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由于安全应急产业布局相对分散,产业链不清晰,整体行业企业规模小,以中小企业为主,新兴领军企业及龙头企业较少,科技研发能力和动力不足,缺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在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方面水平不高,较进口产品仍存在明显差距,高端产品市场上占有率较低。例如国产消防车底盘、航空应急救援装备、深海应急救援装备等领域关键设备存在明显的对外依赖现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落实好四项措施

尽快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安全应急产业边界,建立安全应急产业统计制度,确定产业范畴,各地应借鉴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先进省份的经验和模式,结合当地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现状与实际需求,尽快制定省级层面的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土地利用、金融支持、财政激励、科技奖励、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支持政策,加大对国家级、省级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力度,在技术研发、转化应用、产业升级等多环节发力,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安全应急产品和服务微观市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吸引更多资金、资源投入到安全应急产业。

加强要素赋能与培育。鼓励地方制定安全应急产品标准,发挥标准对安全应急产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探索完善安全应急产品地方标准和高层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安全应急设施设备强制性标准,助推安全应急高科技产品研发生产。设立安全应急产品采购专项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源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着力培育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竞争能力强的大型安全应急企业集团和拥有自主专利技术、市场前景良好的中小型企业。建立完善安全应急产业应用宣传推广体系,普及防灾救灾知识,增强公民安全意识,研究运用财政、保险、标准、产品目录等手段,制定促进单位、家庭和个人安全应急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培育、开发安全产品市场,促进有效需求的形成。制定专用安全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企业代储等政策,采取能力储备和实物储备相结合的办法,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相结合的储备与需求体系,最大限度调动社会、企业力量,并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安全应急储备物资循环使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与龙头企业、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共建新型产教融合学院和科教融合学院,共同培养安全与应急产业的创新型人才。依托相关职业培训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实施安全应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围绕安全应急产业技术创新与区域合作,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研究机构与实验基地,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开展技术协作和沟通合作,为产学研高效互动提供桥梁纽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加速安全应急技术产业化。

促进产业链整体高质量发展。将安全应急产业链纳入地方省级产业链目录,发挥省级“链长制”优势,突出省内大企业、龙头企业作用,建立差异化发展、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带动中小微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产业链中更好地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作用,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政府应在摸清产业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判断产业链断链、缺链、弱链环节,研究绘制安全应急产业链图谱,以清单形式确定引领的龙头企业及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精准开展链式招商。统筹推进关键技术攻克、园区规划建设、人才引进、资源要素配置等工作,构建安全应急产业供需对接机制。依托现有各级安全应急产业基地,提高品牌影响力,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知名应急装备企业和应急服务企业,培育专精企业,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和发展。多措并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辐射带动周边的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将安全应急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合肥耀安科技有限公司

热线:400-8789-199

电话:139-6679-3537

邮箱:luqingqing@anpeiwang.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创新产业园一期C3栋一层

版权所有 合肥耀安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08904号

一键拨号